澳門城市大學金融學院於2025年1月8日在氹仔校區L305舉辦本學年第九期學術沙龍。此次研討會邀請了兩位專家熊昊洋及何譽主講。熊昊洋主講的題目為「Do Corporate Insid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Political Connections? Evidence from Insider Trading」,而何譽主講的題目為「Mark-up Disclosure and Trading Costs in the Municipal Bond Market」。
熊昊洋博士現任蒙大拿州立大學金融系助理教授,主講論文題目「Do Corporate Insid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Political Connections? Evidence from Insider Trading」該文使用企業內部人士的就業數據,研究了政治聯繫對企業內部人士交易行為的影響。該文發現,與沒有政治聯繫的內部人士相比,有政治聯繫的企業內部人士的購買(出售)與較低(較高)的異常回報相關,這表明有政治聯繫的內部人士通常對潛在的法律風險持謹慎態度。這種效應在購買行為中更為顯著。該文還發現,有政治聯繫的內部人士更有可能擁有較長的交易期限,並且更有可能進行常規交易。2012年4月通過的《禁止利用國會知識進行交易法》(STOCK法案)有效地減少(增加)了國會成員和工作人員在短期內進行的內部購買(出售)所帶來的異常回報。
何譽特許金融分析師主講的論文題目「Mark-up Disclosure and Trading Costs in the Municipal Bond Market」該文通過有效價差和“瀑布”加價來檢查加價披露規則前後交易成本的變化,並進一步探討其機制。2018年,美國證監會(SEC)實施了一項加價披露規則,以加強交易後透明度。經紀交易商被要求在確認頁面上向零售投資者披露加價。本文發現,在加價披露規則批准和生效日期之後,零售投資者的交易成本有所下降。結果表明,經紀交易商與零售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可能因這一規則而減少。為了進一步探討其機制,交易成本的降低在頻繁交易的市政債券中更為明顯,而在不頻繁交易的債券中則沒有顯著變化。這表明,由於更容易獲得可比的公平市場價格,頻繁交易的債券從該規則中受益更多。
在本次學術沙龍中,熊昊洋及何譽與金融學院分享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,拓寬了金融學院的學術範疇。澳門城市大學金融學院學術沙龍是一個交流學術思想,增強學術意識的平臺。我們以金融為主線,邀請學術界、金融界專家進行前沿領域的研究探討和分享行業發展趨勢,致力為城大師生帶來全新的學術體驗和思考模式。我們希望通過學術沙龍這類型學術活動,為研究生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術平臺,鼓勵師生間進一步探索和研究學術問題。